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思想史下
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(2) 
開課學期
96-2 
授課對象
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徐聖心 
課號
CHIN3004 
課程識別碼
101 41202 
班次
E1 
學分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A,B,C(18:25~21:05) 
上課地點
普205 
備註
先修科目:中國思想史上(適用全校學士班學生)。
總人數上限:7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62ch_philosoph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一、課程概述:內容三大領域:儒、道、釋;兩大主軸:生命實相、文化精神

就生命實相言,思想史的研習莫沈於文獻、莫溺於名相,而需是常惺惺地伊始即有生命的實感、切感、痛感、愉悅感。若不明白學不厭教不倦、老安友信少懷、吾與點也,不明白既有大鵬之南徙又寧曳尾於塗中,不明白喬達摩太子出四門時,何以生大憂愁,而至屏眾獨坐深入禪定…等。則一切思想史的研習都是枉然。

除上述之實感之外,另一要項即是對文化學�史觀點的掌握。這點入門最難,而唐君毅說論文化最難在論者所持的中心觀念,失之毫釐謬以千里,亦自此始也。若不甘於僅僅作為古人言論的儲積庫,則於始初起點,便應志向正大,目光敻絕。比如什麼是儒學精神?什麼是道家精義?什麼是佛教義理與體證?我們是否一定需要描繪遙遠不可及的理想國度而後才成其為儒學?還是儒學只是切近於日常而活生生的氣概與人格?佛教多是灰心喪志者的避難所,抑或丈夫豪傑之歸依處?…

其次,判教之重要與艱難。整部思想史主要在三教之型態史、交流史、融攝史。就像我們說儒墨有何不同:儒言仁,墨言兼愛,…但這些究竟於何處不同?若於此等處不能明白洞見,則光記誦個零星話頭作甚?在儒墨之辨中,我們能否在兼愛與仁、非樂節用與禮樂之異中,真正見出其心態與根源之異?更由此異而見出即使同一文化體系,即能分出不同的文明樣態?由此總持其間各異之精神,而後方能自辨其異。
因此,這些各別的東西,都是初步材料。最後還得明白「總關係中的位置」,這是讀史、文化觀點的結穴所在了。由此可進而讀譚家哲老師〈西方古文明性格略論〉。

二、綱目
第一部 先秦經學與諸子
1中國文明的誕生
2周文之精神:周公之意義──制禮作樂;詩書中的哲學觀念;春秋時人的道德觀念與人文精神
3孔子之誕生(551~479)及其在人類文化史之意義:文獻──論語之理序與春秋大義;內在的人格世界──仁智與學思;共體之文化世界──博文與約禮;孔子的生活情趣,對文學藝術的品賞;天、天命、性與天道;孔子論生死;文明之真偽與人之真偽;結語:自證慧與共命慧
4孔門弟子:顏淵、曾子、有子、子夏、子貢
5墨子:古代宗教復活,兼愛、天志、尚同、非樂、節葬;墨子之人格
6老子:對周文之偽之反省──論美善與見素抱樸;形上學之特色──道、常、無、有;「反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;致虛守靜;為士為道與玄德;正言若反──絕聖棄智
7郭店楚簡儒書、老子之意義
8孟子(370~305):判教──辨義利、王霸、人禽,與闢楊墨;性善與四端之心,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;養氣與知言;盡心知性知天;德性心之意義
9莊子(?364~290):內七篇之主題與結構;逍遙遊、齊物論、人間世、大宗師講要;達生:藝術與絕對精神;天下:融合儒道之先聲;靈臺心之境界
10辯者與名家:惠施:氾愛萬物,天地一體;公孫龍(320~250):白馬論~指物論;墨辯:如何由議辯證明墨家的理論;知識心之曇現
11荀子(310~230):客觀精神──「禮」之開展;天生人成與性偽合聖;〈正名〉的語言理論;〈解蔽〉與統類心之發明
12法家與韓非子(281~233):法家諸前輩;國家之絕對化,君主之極位化;「法」的雙刃性質及其相關機制;韓學定位與人文理想之衰亡
13大學、中庸:內聖外王之合一,與天道人道之合一;學庸論心性工夫;學庸在先秦思想史的意義,及第二波儒道融合
14易傳:易經性質之轉化──彖、象、文言、繫辭之哲學意涵;生死之超越;「象」的思路;乾坤陰陽之意義

第二部 秦與漢代思想
1秦漢思想之初立──呂氏春秋:宇宙觀;政治理想;養生學;歷史地位
2黃老道家:起源;黃老帛書
3漢初儒家與儒道法融合:陸賈與賈誼(201~169)
4董仲舒(199~?B.C.):公羊學與春秋繁露;天人三策與「獨尊儒術,罷黜百家」
5《淮南子》:宇宙論系統之完成
6司馬遷(145~?B.C.):文化史觀的集成──史記結構(成於90B.C.);學術史的統系──孔子世家、諸子列傳、太史公自序;究天人之際
7漢代自然科學與易學:虞翻與京房
8揚雄:疾虛妄;思想史的價值:天人關係之重建;太玄;法言;論性與學習
9王充(27~91):生平及心態,根本立場:疾虛妄;論命與遭遇幸偶;論性
10漢末的政論:崔寔《政論》,王符《潛夫論》,仲長統《昌言》,荀悅《申鑒》──立國本末、君民關係、外戚宦官;與其後魏晉思想的關聯
11鄭玄與兩漢經學:學術大體;調和今古文、兼治諸經的風氣
12漢代道教與神仙:思想淵源:老、莊�齊、楚神仙之說�方士道士長生之術;漢代道家思想:《老子河上公注》──精氣說;嚴遵《老子指歸》;《太平經》(于吉110~200,宮崇),漢末的道教:張角的太平道與黃巾軍;張魯的五斗米道與《老子想爾注》;魏伯陽:參同契
13佛教在中國之初期流傳;牟融《理惑論》

第三部 魏晉玄學佛學
1玄學概述:誕生及議題;會通孔老又一波
2劉劭《人物志》(235):人倫與才性的識鑑
3正始玄學:何晏(194?~249)、王弼(226~249)聖人論;言意之辨與玄學方法;易學與大衍之數;老學與「道」之諸性徵
4竹林七賢:嵇康 (223~262) 〈聲無哀樂論〉、阮籍(210~263)、向秀(225/9?~?)
5西晉元康玄學:裴頠〈崇有論〉,歐陽建〈言盡意論〉,郭象(252?~312?)無待、獨化、自生、跡冥論、聖凡差別與才性論、與莊子間之差異
6東晉史學、玄學:袁宏(328~367)《後漢紀》,張湛(330?~401?)《列子注》
7魏晉玄學與佛教:六家七宗;道安(312~385)與慧遠(334~416);鳩摩羅什(340~413)、僧肇、道生;范縝(405~510?)〈神滅論〉
8魏晉玄學與道教:葛洪(283~343)《抱朴子》
9魏晉玄學與文學藝術:純文學的自覺,自然詩與山水畫之出現:陶謝詩與宗炳 (375~443) 〈畫山水序〉、王微 (415~43) 〈敘畫〉;劉勰《文心雕龍》(502)
第四部 隋唐佛學與儒學復甦
1印度佛學述要:釋迦牟尼(463~383)
2三論宗:嘉祥吉藏之中道義與佛性義
中國佛學三宗:
3天臺宗:天臺判教;一念三千;一心三觀與三諦圓融;法華三昧;六即;性具善惡
4華嚴宗:華嚴判教;法界緣起,十玄門,六相圓融,真心觀
5禪宗:般若與明心見性;定慧等持義;無住、無相、無念;教法與機鋒
6唯識法相宗:八識、三性與四緣;阿賴耶緣起之意義;轉識成智義
7唐代經史學之潛流與儒學復興:孔穎達《五經正義》(A.D.640),杜佑《通典》,
韓愈(768~824),李翱〈復性書〉(A.D.820),柳宗元與劉禹錫
8附論:唐末思想趨勢:道教內丹派之興盛;禪教合一的傾向:宗密(780~841)

第五部 宋明理學
概說:由佛入儒之轉折
1宋初學術──胡瑗、孫復、石介:春秋與大一統;教學與人才培育
2歐陽脩(1007~72)、王安石(1021~86):〈本論〉之內轉,歐氏之疑經;王氏辨王霸、義利,大人論,性情論,注經新義、讀經與宋學開創之原則
3中期宋學──周敦頤(濂溪1017~73):天地人三極合論的重塑;誠、神、幾
4邵雍(康節1011~77):觀物;知幾與美的欣趣
5張載(子厚1020~78):太虛即氣,太和;心統性情;〈西銘〉之闡儒牴佛;造辭與義理領域開拓:二性分合與二知分合;變化氣質
6程顥(明道1032~86):識仁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;定性;天理自家體貼出來
7程頤(伊川1033~1107):性即理;理一分殊;「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,合內外之道也」;「涵養須用敬,進學則在致知」
8南渡宋學──胡宏(五峰):即事明道;心之遍在義與性之超越義,盡心以成性;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;論是非、邪正、善惡,逆覺工夫,
9張栻(南軒):義利之辨
10朱子(元晦、晦庵、考亭1130~1200):朱子之師友;學術路向──程門教法之弊,湖湘之學回轉伊川,與朱子之綜攝;A經典傳統之革命,新典範之建立;B道統之重建及其意義;C哲學觀念之攝受與開展:1理氣與心性情;2太極,論鬼神;3仁說;4中和新舊說,論已發未發;D新方法之提出:格物與讀書法
11陸九淵(象山1139~92):家學淵源與講學;啟悟之端:「宇宙即吾心」之意義;思想核心:心即理;先立乎其大者,於人情事勢物理上作工夫;道德形上學之建立:皇極之意義; 附論:朱陸異同
12永嘉學派:葉適(水心)、陳亮(同甫,龍川1143~94)
13朱子門人:黃幹(勉齋)、蔡元定(西山)、蔡沈(九峰)、陳淳(北溪)
14象山門人:楊簡(慈湖)
15初期明學──氣象之凋萎與擒賊擒卒:吳與弼(康齋)、胡居仁(敬齋)
16陳獻章(白沙1428~1500):靜中養出端倪;再論經典與自心
17中期明學──湛若水(甘泉1466~1560)
18王守仁(陽明1472~1529):前三變,後三變;四句教;道德形上學之完備
19明代朱學後勁:羅欽順(整庵1465~1547)
20陽明後學:江右──聶豹(雙江)、羅洪先(念庵)、王時槐(塘南)
浙中──錢德洪(緒山)、王畿(龍溪1498~1583)
泰州──王艮(心齋1483~1541)、羅汝芳(近溪1515~88)
21晚期明學──東林:顧憲成(涇陽1559~1612)、高攀龍(景逸1562~1626)
22孫慎行、錢一本:回歸先秦思路
23劉宗周(蕺山1578~1645):主敬與慎獨宗旨;靜存之外無動察;意為心之所存,非所發;已發未發以表裡對待言,不以前後際言;太極為萬物之總名
24宋至明代的道教與佛教

第六部 清代學術
清代學術概說
1孫奇逢(夏峰1584~1675):以陽明和通程朱於北,〈識吾說〉之自得義
2黃宗羲(梨洲1610~95):學術思想史的撰述;心學與經史學之結合;政治思想
3陸世儀(桴亭1611~72):以紫陽和通陸王於南,居敬窮理,〈性善圖說〉論性
4顧炎武(亭林1613~82) :歧出於儒統的經史學,〈與人論學書〉之為學宗旨
5王夫之(船山1619~92):學術文化生態之批導與民族生機之再發;道器論;性日生日成義
6李顒(二曲1627~1705):承陸王且取諸儒,〈悔過自新說〉
7顏元(習齋1635~1704)、李塨(恕谷1659~1733):評宋學之毒;聖學之真:三事、六府、三物;顏李之異同
8戴震(東原1724~77):漢學詆宋之始;論性:欲與覺為性之能事,去私與解蔽;通情遂欲之謂理
9章學誠(實齋1738~1801):學術思想史的洞識:論上古學術,與宋學之和會
10曾國藩(文正):〈聖哲畫像記〉;人物(人才)之凝塑陶鑄,人物之心與風俗

三、書目
鍾泰:中國哲學史(商務);錢穆:中國思想史、雙溪獨語(學生)
勞思光:中國哲學史(三民);韋政通:中國思想史(水牛)
張起鈞、吳怡:中國哲學史話(東大);王邦雄等:中國哲學史 (空大)
葛兆光:中國思想史(復旦大學)
陳榮捷:中國哲學文獻選編(巨流);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(九思、木鐸)
附:馮友蘭:中國哲學史(新編)(商務、藍燈),侯外廬:中國思想通史(中國史學社)
任繼愈:中國哲學發展史(人民),渡邊秀方:中國哲學史概論(商務),武內義雄(仰哲)中國思想史

第一部之一
經:詩經(注析:大雅文王)、書(集傳:洪範、召誥)、易(乾坤文言、繫辭上下)、三禮(禮記:學記、經解、儒行、樂記、哀公問)、春秋
論語新解、孟子(譯解、義理疏解)、荀子(梁啟雄:簡釋、熊公哲:今註今譯)
老子(張默生:章句新編)、莊子(新釋、錢穆:纂箋;內七篇)
墨子、管子、商君書、韓非子(淺解)
公孫龍子(徐復觀:講疏、陳癸淼:今註今譯)

第一部之二
唐君毅:中國哲學原論──導論篇、原道篇卷一;*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(正中)
錢穆:國學概論、孔子傳、孔子與論語、四書釋義、文化學大義、中國文化史導論、
*湖上閒思錄、晚學盲言、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(一)(二)
徐復觀:A*中國人性論史 (商務)、*中國藝術精神1∼2章 (學生)
*兩漢思想史卷一
牟宗三:*中國哲學的特質 (學生)、中國文化的省察、中國哲學十九講
*圓善論、*名家與荀子
*心體與性體──綜論
史作檉:*心靈開啟與形上史 (仰哲)、哲學人類學序說(仰哲)
韋政通:中國哲學辭典、荀子與古代哲學
陳麗桂: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
白奚:稷下學研究 (北京三聯)
陳漢生: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(社科文獻);Hansen, Chad,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: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(B126 H277 1992)
Jullien, Francois, Detour and access : strategies of meaning in China and Greece(B126 J83513 2000)
Creel, Herrlee Glessner, Chinese thought, from Confucius to Mao Tse-tung(B126 C67)
Li, Chenyang, The Tao encounters the West : explorations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
( B127.C65 L495 1999)
Peerenboom, R. P. Law and morality in ancient China : the silk manuscripts of Huang-Lao B126 P38 1993

第二部之一
百子全書(陸賈、賈誼、桓寬、王符、仲長統)
呂氏春秋 (集釋,楊寬、沈延國)
新語 (王利器校注)
淮南子 (劉文典:淮南鴻烈集解)
鹽鐵論 (王利器校注)
董仲舒:春秋繁露 (清.蘇輿義證)
司馬遷:史記
揚雄:太玄 (司馬光集注)、法言 (汪榮寶義疏)
白虎通 (清.陳立疏證)
王符:潛夫論 (清.汪繼培箋)
王充:論衡 (黃暉:校釋) 以上見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

第二部之二
徐復觀:B*兩漢思想史卷二&卷三
唐君毅:*中國哲學原論──原道篇卷二
金春峰:*漢代思想史 (中國社科)
龔鵬程:漢代思潮

第三部之一
中國哲學資料選編—魏晉之部 (木鐸、九思)
劉義慶:世說新語
劉劭:人物志
王弼:周易注、老子注(樓宇烈:校釋�華正)
嵇康:養生論、聲無哀樂論
阮籍:達莊論、大人先生傳、樂論
裴頠:崇有論
向秀、郭象:莊子注
范縝:神滅論
慧皎:高僧傳
僧祐:弘明集
僧肇:三論(元康疏)
道生:法華經疏、維摩經義疏

第三部之二
唐君毅:C1*中國哲學原論──原道篇卷二8~11章、原道篇卷三1~5章
牟宗三:*才性與玄理
王葆玹:*玄學通論 (五南)
許抗生:*魏晉玄學史
蔡振豐:C2*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 (黎明)
唐翼明:魏晉清談 (東大)
劉大杰等:魏晉思想(甲編三種,里仁)
湯用彤:D*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、印度哲學史略
水野弘元等著,(許洋主譯):印度的佛教 (法爾)
Richard H. Robinson;(郭忠生譯):印度與中國早期的中觀學派 (正觀)
宇井伯壽:中國佛教史 (協志)
鎌田茂雄:簡明中國佛教史 (谷風)
卿希泰主編:中國道教史卷一 (四川人民)

第四部之一
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(弘文館)1天臺、三論;2華嚴;3唯識、淨土;4禪
道宣:廣弘明集(A.D.600)、續高僧傳
三論宗:大般若經、中論、百論、十二門論
吉藏(548~623):中觀論疏、三論玄義、勝鬘經寶窟

天臺宗:妙法蓮華經【釋諦閑選梓:天臺教觀選錄】
慧思(515~578/7):諸法無諍三昧法門(大正46:627)、法華經安樂行義(:697)、立誓願文(:786)【大乘止觀法門,四卷(託名)】
智顗(538~598/7):維摩經玄疏(六卷 38:519)、覺意三昧(一46:621)、六妙門(:549)、法界次第初門(三:664)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(「小止觀」:462)、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(:475)、觀心論(:584)方等三昧行法(一:943)、法華三昧懺儀(:949)、*摩訶止觀(十:1)、*法華玄義(十,33:681)、*法華文句(十,34:1)觀音玄義(:877)【維摩經玄疏(廿八卍續99)】(有*者,即「法華三大部」)
灌頂(560~632):*大般涅槃經疏&*玄義、觀心論疏(46:587)、天臺八教大意
湛然(711~82):法華玄義釋籤(33:815)、法華文句記(30卷)、大般涅槃經玄義()、金剛錍()、止觀義例(大正46:447)、止觀大意(:459)、始終心要、止觀輔行傳弘決(40卷:141)、十不二門(:702)、維摩經疏記(六)、維摩經略疏(十卷)
(宋)知禮(960~1028):觀音玄義記(34:892)、金光明經文句(39:82)、十不二門指要鈔(46:704)、四明十義書(:831)

華嚴宗:大方廣佛華嚴經、大乘起信論【華嚴宗五祖論著精華 (華嚴蓮社)】
(後魏)靈辨:華嚴經論卷十
杜順(558~640):【華嚴五教止觀(一卷,續卍102)、法界觀門(一卷)】
另日僧人目錄尚有:【十門實相觀(一卷)、會諸宗別見頌(一卷)】
“ &智儼:【華嚴一乘十玄門(一卷)】
智儼(600~672):“、華嚴經搜玄記五卷(續卍3,湯錄十卷p204)、華嚴五十要問答(二卷)、華嚴孔目章(四卷)、金剛般若經略疏(二卷)、楞伽經注(七卷,現存卷二、五),餘著錄於〈東域錄〉〈義天錄〉〈華嚴傳〉等作皆佚。
賢首法藏(643~713):華嚴經探玄記20卷、華嚴經文義綱目、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(續卍103,大正1866)、華嚴發菩提心章、*金獅子章、華嚴義海百門(一卷)、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(大正1876)、華嚴旨歸(一卷)、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、流轉章、法界緣起章、十世章、玄義章、華嚴三昧章、大乘起信論義記、華嚴策林(一卷)、華嚴問答(二卷)
澄觀(738~840):華嚴經疏鈔80卷、華嚴法界玄鏡、華嚴經略策、華嚴七處九會頌釋(上二,會本10)、答順宗心要法門、三聖圓融觀門
宗密(780~841,或782~844):註華嚴法界觀門(大正1884)、*原人論、禪源諸詮集都序、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
李通玄(634~730):華嚴經合論120卷、華嚴經決疑論4卷
方澤:華嚴經合論纂要3卷
(新羅)義湘:華嚴一乘法界圖
(宋)戒環:華嚴經要解1卷

禪宗:楞伽經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
達摩(?~538?):【四行觀、血脈論、悟性論、破相論】
三祖僧璨:【信心銘】
五祖弘忍:【最上乘論】
六祖慧能(638~714):*六祖壇經
荷澤神會:語錄、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、頓悟無生般若頌
玄覺:永嘉集(證道歌)
淨覺:楞伽師資記
大珠慧海禪師語錄、頓悟入道要門論
智炬:寶林傳
祖堂集(20卷,952)
契嵩:傳法正宗記(1062)
普濟:五燈會元(1252,南宋理宗淳祐12)
古尊宿語錄
附:黃蘗(希運)(~850)斷際禪師傳心法要、宛陵錄
臨濟(義玄)(~867):臨濟錄
圓悟克勤(1063~1135):碧巖錄(據雪竇重顯〈頌古百則〉加垂示、著語、評唱)
萬松行秀(1166~1246):從容錄(於曹洞宗宏智正覺之頌古百則加示眾等)
無門慧開(1183~1260):無門關

法相唯識宗:解深密經、楞伽經、密嚴經、華嚴經、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、阿毗達磨經
馬鳴:大莊嚴經論
彌勒:*瑜伽師地論、*大乘莊嚴論、*分別瑜伽論、金剛般若論、【辯中邊頌】
無著(410~500):大乘莊嚴經論、*顯揚聖教論、* 攝大乘論、集論
世親(420~500):*辯中邊論、大乘五蘊論、*唯識二十論、~三十頌、*十地經論、@百法明門論
安慧:大乘廣五蘊論、*雜集論、唯識三十頌釋
護法(439~507):成唯識寶生論
陳那:*觀所緣緣論、*集量論、正理門論【*為十一論】
遁倫:瑜伽師地論記48卷
玄奘(596~664):八識規矩頌
(窺)基(632~682):瑜伽論略纂16卷、辨中邊論述記3卷、雜集論述記十卷、成唯識論述記20卷、+成唯識論掌中樞要4卷、料簡2卷、唯識二十論述記2卷、因明入正理論疏、大乘法苑義林章14卷
普光:百法明門論疏2卷
慧沼:大乘法苑義林章補缺、+成唯識論了義燈
智周(688~723):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4卷、+成唯識論演秘【+為唯識三疏】
密宗:善無畏、金剛智、不空(705~774)

第四部之二
于凌波:*簡明佛學概論
黃懺華:佛教各宗大意、佛教史略與宗派、中國佛教教理詮釋
舍爾巴茨基:小乘佛學、大乘佛學 (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;圓明)
玉城康四郎:佛教思想(二)──在中國的開展
湯用彤:*隋唐佛教史稿
錢穆: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(四)
唐君毅:E中國哲學原論──原道篇卷三6~15章、*原性篇6~10章
天臺宗──安藤俊雄:*天臺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(慧炬)
釋慧嶽:天臺教學史、智顗
華嚴宗──高峰了州:華嚴思想史;木村清孝:中國華嚴思想史;楊政河: 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(慧炬) ;繼夢法師:*華嚴宗哲學概要 (圓明)
禪宗──關世謙譯:中國禪宗史(東大);日種讓山�芝峰法師譯:禪學講話 (東大)
惠光法師:禪學指南
唯識法相宗──慈航法師:相宗十講;梅光羲:相宗綱要(正續);內學年刊
張曼濤主編: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~100冊(大乘文化)
Chen, Kenneth K.S.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(Princeton: Princeton University, 1973).
Nagarjuna: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ddle Way, trans. By David J. Kalupahana,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86
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, T.R.V. Murti , Unwin Paperbacks 1980
The Fundamental Wisdom of the Middle Way, trans.&comm. by Jay L. Garfield,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
Causality: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, David J. Kalupahana, Honolulu1975

第五部之一
黃宗羲、全祖望等:宋元學案
黃宗羲:明儒學案
周濂溪:太極圖說、通書
邵雍:觀物內外篇、皇極經世書
張載:張載集(正蒙、理窟) (里仁)
二程集
胡宏:胡子知言 (百子全書)、張栻:南軒集 (廣學社)
朱子語類、文集
象山全集 (商務)
陳亮:陳龍川全集或陳亮集 (河洛/漢京)
葉適:水心文集、別集、習學記言
黃震:東發日鈔
陳白沙集
王陽明全書(傳習錄、大學問)
湛若水:遵道錄
羅欽順:困知記 (廣學社)
王龍溪:語錄、全集
王艮:王心齋先生全集;羅近溪:盱壇直詮
顧憲成:小心齋劄記;高攀龍:高子遺書
劉蕺山:劉子全書(古易鈔義、聖學宗要、學言、人譜【合類記】、文集)
卍續藏經125~127;禪門逸書;瞿汝稷:指月錄(1593)
贊寧等:宋高僧傳(988);如惺:明高僧傳(1617)
雲棲袾宏(1553~1615):蓮池大師全集(自知錄、竹窗隨筆)
紫柏真可(1543~1603):紫柏尊者全集、別集
憨山德清(1546~1623):憨山老人夢遊集
蕅益智旭(1599~1655):靈峰宗論、相宗八要直解、周易禪解、四書蕅益註

第五部之二
錢穆:*宋明理學概述、朱子新學案、陽明學述要、宋代理學三書隨劄、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(五)宋、(六)元明(七)、理學六家詩鈔、中國史學名著(下)
唐君毅:中國哲學原論—導論篇,F*原教篇、原性篇11~17章
牟宗三:*心體與性體(一)~(三)冊、*從陸象山到劉蕺山
陳榮捷:朱學論集、朱子新探索、朱子門人、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、近思錄~
劉述先:朱子哲學體系的發展與完成;田浩:朱熹的思維世界
陳來:宋明理學、朱熹哲學研究(文津)、王陽明──有無之境
張學智:明代哲學史
黃啟江:北宋佛教史稿;釋聖嚴:明末佛教研究
卿希泰主編:中國道教史卷二、三【章七~十】 (四川人民)

第六部之一
孫夏峰:語錄、理學宗傳、四書近指、讀易大指、理學傳心纂要
黃宗羲全集(明夷待訪錄) (里仁)
陸桴亭:思辨錄輯要
方以智(1611~1671):東西均、物理小識
顧炎武:日知錄
船山全書(或遺書:張子正蒙注、思問錄內外篇、讀通鑑論、宋論、莊子解)
李顒:李二曲全集、四書反身錄
顏元:習齋餘記、四存編、四書正誤、(顏氏學記)、李塨:顏李叢(遺)書 (中華)
戴震:原善、緒言、孟子字義疏證
章學誠:文史通義
焦循:易學三書、雕菰樓集
曾國藩:全集(家訓、家書、日記、求闕齋讀書記)
康有為:大同書、孟子微、中庸注、禮運注

第六部之二
錢穆:G近三百年學術史、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(八)
陸寶千:清代思想史
楊向奎:清儒學案新編
溝口雄三:中國前近代思想的轉折與展開
馮契:中國近代哲學史(上海人民)
韋政通: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(東大)
陳垣:清初僧諍記
卿希泰主編:中國道教史卷四 (四川人民)
何澤恆:焦循研究


勞思光《中國哲學史》閱讀進程
周次 頁碼 主題
上1 68-101 【冊一】南北文化傳統;章二:古代中國思想
2 102-158 章三上:孔子
3 159-204 章三下:孟子
4 205-252 章四AB:老子
5 253-288 章四C:莊子
6 289-327 章五:墨子與墨辯
7 329-351 章六:荀子
8 351-374 章七:法家、韓非
10 375-398 章八:名家
11 1-28 【冊二】章一:漢代哲學ABCDE
12 29-70 漢代哲學F:禮記
13 71-105 漢哲G:易傳
14 105-140 漢哲HI:淮南子、揚雄、王充、結語
15 141-176 章二:魏晉玄學
16 177-200 章三:中國佛教哲學:AB(一)(二)a
17 200-232 中國佛教哲學:(二)bc
@寒假 232-345 中國佛教哲學:CDE
下1 1-38 【冊三上】章一:唐末思想趨勢與新儒學之醞釀
2 39-90 章二:宋明儒學總說
3 95-125 章三:初期人物之周敦頤
4 126-169 初期人物之邵雍
5 169-230 初期人物之張載;章四:中期人物之程顥
6 230-265 中期人物之程頤
7 265-318 程門弟子;朱子
8 319-359 朱子之敵論
10 379-400 章五:後期人物之陸九淵
11 400-452 後期人物之王守仁
12 452-494 王門弟子;總評
13 505-529 【冊三下】章六:明末清初上A
14 529-566 明末清初上B東林
15 566-623 明末清初上C劉宗周
16 637-664 章七:明末清初下A黃宗羲
17 681-767 明末清初下C王夫之
18 767-786 明末清初下D顏李學派

 

課程目標
就生命實相言,思想史的研習莫沈於文獻、莫溺於名相,而需是常惺惺地伊始即有生命的實感、切感、痛感、愉悅感。若不明白學不厭教不倦、老安友信少懷、吾與點也,不明白既有大鵬之南徙又寧曳尾於塗中,不明白喬達摩太子出四門時,何以生大憂愁,而至屏眾獨坐深入禪定…等。則一切思想史的研習都是枉然。

除上述之實感之外,另一要項即是對文化學�史觀點的掌握。這點入門最難,而唐君毅說論文化最難在論者所持的中心觀念,失之毫釐謬以千里,亦自此始也。若不甘於僅僅作為古人言論的儲積庫,則於始初起點,便應志向正大,目光敻絕。比如什麼是儒學精神?什麼是道家精義?什麼是佛教義理與體證?我們是否一定需要描繪遙遠不可及的理想國度而後才成其為儒學?還是儒學只是切近於日常而活生生的氣概與人格?佛教多是灰心喪志者的避難所,抑或丈夫豪傑之歸依處?…

其次,判教之重要與艱難。整部思想史主要在三教之型態史、交流史、融攝史。就像我們說儒墨有何不同:儒言仁,墨言兼愛,…但這些究竟於何處不同?若於此等處不能明白洞見,則光記誦個零星話頭作甚?在儒墨之辨中,我們能否在兼愛與仁、非樂節用與禮樂之異中,真正見出其心態與根源之異?更由此異而見出即使同一文化體系,即能分出不同的文明樣態?由此總持其間各異之精神,而後方能自辨其異。
因此,這些各別的東西,都是初步材料。最後還得明白「總關係中的位置」,這是讀史、文化觀點的結穴所在了。由此可進而讀譚家哲老師〈西方古文明性格略論〉。
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